【出言不逊】的意思和解释
【出言不逊】是什么意思(来源:成语词典版)
释义
逊,谦恭。「出言不逊」指说话傲慢无礼。#语本《史记.卷四九.外戚世家》。
典源
#《史记.卷四九.外戚世家》1>景帝长男荣,其母栗姬。栗姬,齐人也。立荣为太子。长公主嫖有女,欲予为妃。栗姬妒,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,得贵幸,皆过栗姬,栗姬日怨怒,谢长公主,不许。长公主欲予王夫人,王夫人许之。长公主怒,而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曰:「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,常使侍者祝唾其背,挟邪媚道。」景帝以故望之。景帝2>尝体不安,心不乐,属3>诸子为王者于栗姬,曰:「百岁后4>,善视5>之。」栗姬怒,不肯应,言不逊。景帝恚6>,心嗛7>之而未发也。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,景帝亦贤之,又有曩者所梦日符,计未有所定。王夫人知帝望栗姬,因怒未解,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。大行奏事毕,曰:「『子以母贵,母以子贵』,今太子母无号,宜立为皇后。」景帝怒曰:「是而所宜言邪!」遂案诛大行,而废太子为临江王。栗姬愈恚恨,不得见,以忧死。
(1) 典故或见于《三国志.卷一七.魏书.张乐于张徐传.张合》。
(2) 景帝:公元前188~前141,姓刘名启,字开,是汉文帝的长子。在位时采用黄老治术,实行无为政治,节俭爱民。后因采用晁错的主张,削夺诸侯王封地,引起七国之乱,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,自此中央权力巩固,诸王毫无实力。在位十六年崩。
(3) 属:音ㄓㄨˇ,同「嘱」,托付。
(4) 百岁后:比喻死后。
(5) 视:对待、看待。
(6) 恚:音ㄏㄨㄟˋ,怨恨、愤怒。
(7) 嗛:音ㄒ|ㄢˊ,怀恨。〔参考资料〕 《三国志.卷一七.魏书.张乐于张徐传.张合》张合字儁乂,河间鄚人也。……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,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,太祖自将急击之。合说绍曰:「曹公兵精,往必破琼等;琼等破,则将军事去矣,宜急引兵救之。」郭图曰:「合计非也。不如攻其本营,势必还,此为不救而自解也。」合曰:「曹公营固,攻之必不拔,若琼等见禽,吾属尽为虏矣。」绍但遣轻骑救琼,而以重兵攻太祖营,不能下。太祖果破琼等,绍军溃。图惭,又更谮合曰:「合快军败,出言不逊。」合惧,乃归太祖。
(1) 典故或见于《三国志.卷一七.魏书.张乐于张徐传.张合》。
(2) 景帝:公元前188~前141,姓刘名启,字开,是汉文帝的长子。在位时采用黄老治术,实行无为政治,节俭爱民。后因采用晁错的主张,削夺诸侯王封地,引起七国之乱,幸赖太尉周亚夫平定,自此中央权力巩固,诸王毫无实力。在位十六年崩。
(3) 属:音ㄓㄨˇ,同「嘱」,托付。
(4) 百岁后:比喻死后。
(5) 视:对待、看待。
(6) 恚:音ㄏㄨㄟˋ,怨恨、愤怒。
(7) 嗛:音ㄒ|ㄢˊ,怀恨。〔参考资料〕 《三国志.卷一七.魏书.张乐于张徐传.张合》张合字儁乂,河间鄚人也。……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,绍遣将淳于琼等督运屯乌巢,太祖自将急击之。合说绍曰:「曹公兵精,往必破琼等;琼等破,则将军事去矣,宜急引兵救之。」郭图曰:「合计非也。不如攻其本营,势必还,此为不救而自解也。」合曰:「曹公营固,攻之必不拔,若琼等见禽,吾属尽为虏矣。」绍但遣轻骑救琼,而以重兵攻太祖营,不能下。太祖果破琼等,绍军溃。图惭,又更谮合曰:「合快军败,出言不逊。」合惧,乃归太祖。
典故说明
《史记.卷四九.外戚世家》是记述汉高祖至武帝五代汉皇的后妃之事,以正后为主,兼及后妃的亲族,故称为外戚世家。从这些后妃之事,可以反映宫廷内部的情况,也能看到帝王生活中的另一面。后妃之间为了争宠、争权势而进行的明争暗斗,往往也构成了整个政治形态中斗争的一部分。典源是叙述景帝与栗姬之间的一段史事。栗姬是景帝长子的母亲,与长公主有一些磨擦,长公主为此常常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不是,景帝因此恼恨栗姬。曾经有一次,景帝身体不好,心情不快乐,就把那些被封王的儿子们托付给栗姬,并对她说:「我死了以后,你要好好的照顾他们。」栗姬因为生气,不肯答应,说话还傲慢无礼。景帝很气愤,怀恨在心,但并没有说出口。后来「出言不逊」这句成语,就从这里的「言不逊」演变而出,指说话傲慢无礼。另参考资料《三国志》这一段,记载了曹魏名将张合的事迹,内容就有「出言不逊」这句成语。张合,在东汉末年,各地起兵争夺天下之时,归附于袁绍。在官渡之战中,他建议袁绍派重兵增援乌巢。袁绍未采纳,反而采用郭图的计策,结果袁军大败。郭图则为此感到羞愧,为推卸责任,反而诬陷张合,说他因为袁军失败而感到高兴,说话傲慢无礼。张合因为害怕遭到不测,便愤而投奔曹操。
书证
- 01.《三国志.卷一七.魏书.张乐于张徐传.张合》:「太祖果破琼等,绍军溃。图惭,又更谮合曰:『合快军败,出言不逊。』合惧,乃归太祖。」
- 02.《三国演义.第二七回》:「杜远出言不逊,被某杀之。」
- 03.《喻世明言.卷三一.闹阴司司马貌断狱》:「八岁纵笔成文,本郡举他应神童,起送至京。因出言不逊,冲突了试官,打落下去。」
- 04.《初刻拍案惊奇.卷一四》:「话说山东有一个耕夫,不记姓名,因耕自己田地,侵犯了邻人墓道,邻人与他争论,他出言不逊,邻人就把他毒打不休,须臾身死。」
- 05.《隋唐演义.第七回》:「我那拙夫,是个小人的见识;见秦爷少几两银子,出言不逊。秦爷是大丈夫,把他海涵了。」
- 06.《东周列国志.第一八回》:「桓公大怒曰:『匹夫出言不逊!』喝令斩之。」
- 07.《镜花缘.第四五回》:「随后屠龙童儿也来岸上,向黄面道人道:『孽龙出言不逊,不肯上来。弟子本要将其屠戮,因未奉法旨,不敢擅专,特来请示。』」
词典附录
- 修订本参考资料:讲话傲慢无礼。三国演义˙第二十三回:此人出言不逊,何不杀之?喻世明言˙卷三十一˙闹阴司司马貌断狱:八岁纵笔成文,本郡举他神童,起送至京。因出言不逊,冲突了试官,打落下去。亦作出言无状。
【出言不逊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修订版)
- 讲话傲慢无礼。《三国演义.第二三回》:「此人出言不逊,何不杀之?」《喻世明言.卷三一.闹阴司司马貌断狱》:「八岁纵笔成文,本郡举他神童,起送至京。因出言不逊,冲突了试官,打落下去。」也作「出言无状」。
【出言不逊】 是什么意思(来源:辞典简编版)
- 形容人讲话傲慢无礼。
【造句】他经常恃才傲物,出言不逊,同事朋友都对他敬而远之。